千千小说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大结局 > 第100章 天子太重视卫大庶长了吧

第100章 天子太重视卫大庶长了吧


第100章  天子太重视卫大庶长了吧

        长安,未央宫。

        汉武帝将许多事都已经安排好,快到年关,他需要处理的奏疏也少了很多。

        霍去病已经按照他的意志,策划组建一支隶属于天子的情报机构,正在抓经训练选人,这些事交给霍去病,汉武帝放心。

        他背着手站在天禄阁前,身后则站着内史石庆和董仲舒。

        天禄阁,是西汉皇子教育的皇室学校,刘彻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太子刘荣等人在这里接受教育。

        时过境迁,此时这里却已经荒废。

        内史石庆建议汉武帝复开皇室教育,让刘焕、刘据和几名小公主过来接受教育。

        所以汉武帝才带着石庆来到这里。

        刘焕的年纪稍大,已经十三岁,刘据五岁,其余几名公主也都七八岁的样子。

        汉武帝此前没怎么注重他们的教育,内史等官僚一再上书,汉武帝才被触动。

        是要开始替帝国培养国本了。

        他看了一眼石庆,道:“即日起,你便负责皇子的德行学识教育吧。”

        “传旨,凡宫内四岁以上的皇子皇女,尽需来此接受教育。”

        “喏。”

        汉武帝说完后,便带着董仲舒离去。

        董仲舒很奇怪,按理说他也是内史,他的身份学识,都比石庆要高。

        石庆虽然是名门之后才学横溢,但比董仲舒要差一些。

        从任何角度来说,皇家皇子教育,乃至于未来的太子国本,都该交给董仲舒才对。

        可他不明白汉武帝为什么将这任务交给石庆全权负责了。

        现在大汉还没立储,外廷的官员都在猜测,究竟会是刘焕还是刘据,谁都有资格,完全在天子的一念之间。

        现在两名皇子都要来接受教育了,莫非是天子在考察他们?

        董仲舒心中这么猜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毕竟这名天子的想法意志,没有人能琢磨的透。

        “董夫子。”

        听到天子的话,董仲舒忙从思绪中拉回来,尊敬的抱拳道:“臣在。”

        汉武帝看他一眼,道:“朕还有个任务交给你,你替朕去教另外一个人。”

        啊?

        董仲舒呆怔了一下,让我另外教一个人?

        这个天下还有谁值得老夫去教?

        他实在想不通。

        没资格啊!有资格的人只有刘焕和刘据,除此外还有谁?

        天子这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有些摸不准,小心翼翼的道:“臣遵旨,不知……是谁?”

        汉武帝想了想,道:“朕的大庶长,卫宁卫大庶长。”

        啊?

        董仲舒有些发蒙,不可否认卫宁对大汉有很大的贡献,无论是马蹄铁还是启蒙教育的声母韵母等,都对大汉的科技教育有促进作用。

        他在战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可他只是臣子啊!是天子的家奴,他有什么资格让老夫去教他知识?

        董仲舒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不合规矩,也不和周礼!

        说不通!

        此事若是传出去,官场会哗然,臣僚会极力反对,御史会弹劾卫宁到死!

        此大僭越!

        汉武帝眯着眼,道:“不用告诉别人了,免得又有人喊打喊杀他。”

        嘶!

        不是吧?你是天子啊,臣从没看过你这么贴心一面,你这也太替卫大庶长考虑了吧?

        霍去病都没见你如此对待啊!

        <div  class="contentadv">        “今日就过去,考教考教他,看他学问本事学了多少。”

        一介农夫出生,十余年来没接受过教育,见识学识不过厘定在方圆之地。

        这是汉武帝最为担心的。

        即便他此时已经有了优渥的环境,尊贵的身份,会不会因此堕落都说不准。

        武将杀敌勇猛,可最终只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

        从将军到元帅的蜕变需要具备学识韬略。

        治国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学识知识,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更别提让他去教授御人治国的手段。

        这些都需要再学识知识的地基上一点点夯实起来的。

        十三年……耽误了十三年……

        如果他只是一名大庶长甚至侯爵,汉武帝都不在乎,只要他具备冲锋陷阵的强大武技,这于汉武帝来说就够了。

        他也不指望卫宁蜕变成什么样子。

        但现在不同了。

        他是朕之子!

        他不该如此!朕也要看看他究竟是泯然众人,还是天资卓越!

        董仲舒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是在摸不准汉武帝的心思。

        现在就过去?何故操之过急?

        他是武将出生,董仲舒是大儒,是文人,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对话都有可能对牛弹琴,能去考教什么?

        董仲舒不理解的看着汉武帝。

        汉武帝道:“朕也不知道需要你考他什么,你自己把握,朕在外面听,走吧。”

        董仲舒:“……”

        陛下你这是不是有些为难老夫了。

        董仲舒硬着头皮,跟着汉武帝朝外走去。

        经过霸陵刺杀事件后,汉武帝这次虽然微服出巡,但周围已经布控了许多暗线,身边还有数名武技高超的护卫在左右,确保汉武帝安全。

        晚来天欲雪。

        白日的大雪消停点,傍晚又开始极致的寒冷。

        农村郊外,一片白茫茫,冷风凛冽,两匹快马踢踏在雪花上,缓缓地朝浅水村走去。

        抵达卫宁府邸后,赵策忙不迭要去通知,汉武帝压着手,淡漠的道:“不用通知了。”

        他看了一眼董仲舒,董仲舒点头,恭敬的给汉武帝行礼,而后才朝中厅走去。

        汉武帝披着大氅站在中厅外。

        卫宁正跪坐在灯火下看书,屋内很是暖和,他呷口茶才放下,便看到一名瘦高的男子,披着黑色绒披风走来,弹了弹身上雪花后,便将披风卸下。

        卫宁有些奇怪的看他一眼,不认识是谁,却也不知道为什么赵策没有来通禀,不由眉宇微微蹙了一下。

        董仲舒倒也没有自持身份就低看卫宁一等,能让天子如此重视的人,不管其爵位高低,董仲舒都要高看一等。

        他拱手对卫宁道:“本官内史董仲舒见过卫大庶长。”

        卫宁愣了一下,董仲舒他是听过的,即便后世没读过书,也知道这名对整个封建王朝影响深远的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

        他对西汉王朝,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皇权社会的贡献,实在太深远了!


  (https://www.xxqianqian.com/3138/3138999/11589323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