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八十四章 挣扎(下)

第八十四章 挣扎(下)


  摆在他们面前的乃是一个不小的锅子,锅子里血红的汤水在其中沸腾、滚动,在看桌子上的那些切片、切块的食材,罗伦请他们吃的正是火锅,但引起他们注意的却并不是这等在宋时就已经非常常见的烹饪方式,而是火锅汤水里面的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东西。

  锅中的汤水沸腾,翻滚的气泡由小变大,直到破裂开来,将那份火辣辣的热度传递到了在场的每个人的鼻孔之中,刘、杨二将不提,三谭久为勋镇,也是吃过见过的,可是在这份热辣面前,却还是不由得食指大动,

  “罗同知,这不是茱萸吧。”

  “确实不是,这叫番椒,是泰西海商带来的,在江浙种植有年,不过大多是用来观赏的,食用的很少。没办法,江浙那边的口味清淡,实在吃不得这东西。”

  明以及明以前的川菜,地理气候的缘故,偏重辛辣与后世没什么区别,但是所用的材料却并非是辣椒,而是茱萸,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那个茱萸。

  这种食材,味辛辣而苦,在辣椒传入四川之前一直是川菜最重要的调味料。而辣椒一物,却是明朝后期才传到东南沿海的,初名为番椒,那时开始在江浙种植,却是为了观赏而非食用,但是当这种食材在清中期进入西南大地之后,用途上就彻底反过来了,并且以着难以想象的速度取代了茱萸在川菜中的地位。

  “这东西,光是闻着就比茱萸要辣。”

  “新津侯识货,这番椒,下官第一次食用,也是这么觉得的。今次下官回乡,齐王殿下特意让下官带了一些过来给各位品尝品尝。”

  罗伦如此,刘、杨二将不疑有他,客气了一下落了坐,倒是三谭对视了一眼,尤其是新津侯谭弘还咽了口唾沫,他们才缓缓落座。

  锅子摆在中间,用来涮的食材环绕其间,众将上了桌,自有亲兵在旁,准备根据吩咐去夹取食材,放在锅中涮烫。武将如此,按理说这文官更是要讲究礼数,岂料落了坐,罗伦将官帽交给了随从,便自顾自的夹了青菜往锅子里去涮烫。

  “此寻常物尔,下官就不照顾了,各位请自便。”

  话音未落,青菜已经入了锅子,涮烫片刻,罗伦就将那冒着热气,滴着红彤彤的辣油的青菜夹到了碟子里,转手换了另一双筷子,将碟子里的青菜沾了沾碗里的酱料,一口就塞进了嘴里。

  锅子下面始终有炭火烧着,青菜更是烫一烫就能入口,罗伦将滚烫的青菜夹进了嘴,还没怎么嚼就连忙放下筷子,咧着嘴,用手扇风。

  罗伦如此,刘耀和杨有才这两个卫所下级军官出身的总兵、副将在成都也是苦日子过了多年,珍馐在前,登时也就不客气了,连忙动手。反倒是三谭又互相看了看对方,才示意亲兵夹菜到锅子里涮烫。

  “真够辣的。”

  “痛快,痛快。”

  刘耀和杨有才二人大呼过瘾,罗伦吞下了青菜,连忙饮了口小酒,把这股子辣劲儿压了下去,却有立刻瞄准了靠近谭诣那边的一碟蘑菇,乃至站起来伸手去夹。

  “尝尝这个,这蘑菇叫做香菇,也是浙江的特产,味道很不错的。”

  香菇种植,中国是世界最早的,从南宋时就已经开始了。浙江的处州府,那里是香菇种植的发源地,到了明朝中期,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有大批的菇民专门种植这种作物,以供售卖和食用。不过,在西南,这却还是个稀罕物,吃过见过的不是没有,但是在座的这几位却并不在内。

  事实上,刚才谭诣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蘑菇,只是脑子里还在盘算着会不会有毒的事情,就没敢动筷。可是到了现在,眼看着罗伦一筷子就夹走了一个最大的,直接便放在锅子里涮烫,还一脸的期待,如谭弘般咽了口唾沫,他便让亲兵等萝卜烫熟了之后再夹这香菇去涮涮。

  “味道确实不错啊,这可比茱萸味道强多了,没有那股子哭味儿,真是痛快啊。”

  比之谭诣,谭弘早早就下了筷子,食材新奇,这倒还是其次,关键是汤料里的辣椒实在是太提味儿了。想想这些年逢年过节时才会向湖广那般偷运过来一些享用的茱萸,跟这东西比起来好像真的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的,尤其是那股子苦味,都让他联想起了汤药。

  随着头两三筷子下去,个人动筷的幅度也越加的频繁起来。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三位侯爷还拿着架子,让亲兵去夹菜涮烫,后来耐不住了,干脆自己下筷子去涮烫,甚至到了后来连筷子都不换了,直接用入口的筷子去涮锅子。

  这等辣味,实在对上了这些四川本地人的口味,这一个个的不是侯爷就是总兵、副将,品级最低的也是个正五品的文官,却宛如是一群乡间老饕一般,甩着膀子大快朵颐,全然不顾及什么吃相。

  桌上的配菜很快就吃干净了,随船的厨子又送上来一桌新鲜的,但是这一桌也没能支持多久就被他们风卷残云一般的消灭光了。

  良久之后,配菜也上了几轮,直至吃到一个个腆着肚子,瘫在座上再也不愿动弹了才算是吃完了这一餐。

  “江南的那些人竟然拿这番椒当摆设,竟不敢入口,实在是,实在是,那个,兄长,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的。”

  “暴殄天物!”

  谭弘转头问道,谭文看了他一眼,那面上写满了对文盲的鄙夷,但是回答中却也间杂了太多的感同身受。

  得到这个答案,谭弘连忙点了点头,转过头对众人便大声强调道:“对,就是暴殄天物!”

  打着饱嗝,三谭和刘、杨二将便探讨起了这番椒可不可以用来代替茱萸在川菜中的地位问题。不过说到这个,三谭就比刘耀和杨有才更有发言权了,别的不说,四川大乱之前他们的身份地位就比后两者要高,吃过见过,发言权自然也就更大了。

  就这样,说着说着,四川的几大名菜和一些家常菜也都被他们点过了名,但谭诣也猛的想起,在座中人,虽说都是四川本地人士,但其中有一个却是江浙出身的。

  “要说,还是齐王殿下博学多闻,体恤下情,要不咱们兄弟也吃不上这等美味。”

  “就是,就是,齐王殿下的美意,我等感激涕零,绝不敢有一日忘怀。”

  溢美之词转向了陈文,众人之间的对话也很快就转了话题。这半年下来,夔东众将的搬迁已然完结,纷纷在各自分到的府县开始了生产建设的工作。当然,一切生产,首先还是清理城内的野兽,修补城墙,有了一个安全的所在,才好在城内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城内的战兵也才有精力出城打猎。

  分地是沿着长江分布的,罗伦率领的船队其实已经回返了一些,同时也将川东各藩镇清理地方时打到的皮货和诸如虎骨、虎鞭以及城里面搜到的古董、字画什么的运往武昌,待下次船队入川时再行交付货款。

  四川的各藩镇由一条长江以及长江上的商业渠道终于挂在了江浙明军的商业体系之中,虽然还称不上紧密,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罢了。至少现如今,作为负责的官员,罗伦说话的力度比之前不久接替文安之驻节夔州府城奉节的那位新任川鄂督师毛登寿还是要硬气一些的。

  “说来那些西贼,实在是把某给笑坏了。某派人把桥拆了,他们不知道搭个浮桥,居然还想着把桥重新建起来,也不想想,建好了就能长期使用了?老子就不会再派人拆了?”

  “仁寿侯说的是,这批西贼,比之献逆实在差得太多,末将派人往井里投巴豆,他们居然还真的喝了,结果转天上万人一起拉肚子,那场景,实在是壮观。”

  “刘总兵,不是本侯说你,做人太厚道,那些家伙都是些什么人,杀千刀的西贼,要是没有他们咱们四川,天府之国啊,能够沦落都现在这般田地,就应该投砒霜,喝死他们才好。”

  “新津侯教训的是,末将记下了。”

  “不过别说,本侯手下的那个熊千总倒也是亲眼看了,刘总兵提到的上万人一起拉肚子,确实壮观,确实壮观啊。”

  “哈哈哈哈。”

  四川明军与西营之间的矛盾,便是用上血海深仇也是不为过的。张献忠入川,在四川也杀得尸山血海,与当地明军之间的战斗更是从未有过停歇。这其中,比起在山陕中原乃至是南直隶和湖广流窜多年的西营,四川明军的能够占到的便宜少之又少,最大的一次战功却还要说是当年的嘉定总兵锦江侯杨展,江口大捷,张献忠多年积蓄沉入江中,更是迫使张献忠回师川北与清军决战,间接导致了张献忠的死。

  然而,张献忠败亡,四川明军却也陷入到军阀混战之中。等到张献忠的义子们在云南站稳脚跟,开始联明抗清,蜀王刘文秀带着大军入川也是大肆兼并四川各路明军,四川明军被杀、被俘乃至被迫降清者不胜枚举,夔东众将皆是占据险要,阴附西营方能幸免。

  诚如时人杨鸿基在《蜀难纪实》中所言的那般:“适至孙可望自滇据黔,辛卯遣兵逼遵;刘文秀自建南出黎雅,杨景星奔投保宁;下兵犍为,擒袁韬而降武大定;再合遵、渝之兵东下,余大海、李占春放舟而奔楚;他如三谭、天锡之辈或降或遁。自此三川之阻兵者皆尽。虽杀运犹未尽,民难犹未弭,而回视向之日月捋虎、霜雪衣裘、倾耳戴目、东窜西奔,以赊须臾之死者,已不啻水火衽席之不侔矣。”

  西营出滇抗清,对抗清运动而言是存在积极作用的,比之内战频仍的四川军阀,西营更有击败满清的实力和潜力,而永历六年的靖州大捷、桂林大捷、辰州大捷、衡阳大捷以及刘文秀在保宁兵败前所组织的那一系列反击作战,都沉重的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

  但是,对于四川本地的明军,以及流落川东的闯营余部而言,西营对他们的兼并是不可容忍的,而在此之前四川明军、大顺军与张献忠时代的西营的一系列斗争更是让他们对西营出身的藩王产生不出一丝一毫的信任。

  “要说还是贺珍那厮狡猾,那个假装野人吆五喝六,不说汉话去吓唬西贼的办法就是他出的,便是朝廷也没办法问责咱们。不过嘛,西贼过了年也不继续再度北上了,否则若是能看看临国公的三堵墙冲击西贼的大军,也是一桩美事。”

  有了大西军这个前仇旧恨皆有的对手,曾经被他们背地里骂了多年流寇的大顺军余部,现在看来,原来也是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吴三桂在陕西反正,刘文秀奉旨出滇为援,但是四川军阀们一方面是新仇旧恨交织,一方面则是唯恐其再度如当年那般打着抗清的旗号兼并各路藩镇,他们便自觉自愿且自发的组织起来,放下此前的矛盾,协力骚扰刘文秀的大军,直接导致了吴三桂的孤立无援。

  “这几回交往下来,感觉齐王是个好相处的,只要顺着他,什么都好说,可比那些西贼要来得顺眼。”

  “兄长所言甚是,我看齐王殿下也不错。”

  “你们莫要被那番椒迷了眼睛,齐王那是有心谋朝篡位的,咱们可是大明的臣子,不可在大节上犯糊涂啊。”

  吃过饭,畅谈了一番,罗伦便去休息,到了第二天便乘船返回郧阳府。罗伦上船,三谭也离开了成都,临行前,谭文的当头棒喝,谭诣和谭弘也是一副受教的模样,但是等谭文带着亲兵策马北上,分地在成都南面的他们也换做了一脸的不屑。

  “大哥就是读书读太多了,脑子都读坏了。齐王连战连捷,在重兵云集的江浙只手打出了一片天地,乃是当世英雄。别的不说,现在鞑子的颓势也都是人家一手打出来的,就凭今上那个鞑子一来就跑得老远,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的,怎么去比,拿什么去比。”

  “兄长言之有理啊,就说咱们兄弟,为朝廷守卫川东,一边防着鞑子,一边还要防着流寇,朝廷那边可从没给过钱粮,还是齐王殿下厚道,开拓四川,钱粮、种子、耕牛、农具,要什么给什么,都是白送的,朝廷有过这般厚道?”

  三谭各怀心思,罗伦却早已离去,对此也仅仅是稍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罢了。但是,等他一路顺流而下,抵达奉节的时候,新任川鄂督师毛登寿依旧是不肯见他,但是从督师行辕里却还是传来了一个新的情报——永历朝廷有心思开科取士。

  ………………

  “朝廷这次开科取士,来的人只怕是一如上次那般,不会太多啊。”

  永历十二年,永历朝廷开始讨论开科取士的问题,不过对于满清,科举已经举行了多次,今年也正是科考的年月,若非是吴三桂叛乱,春闱也不会延期到下半年这么奇葩。

  奈何,上一届科考,也就是顺治十二年,陈文于那一年在浙江和江南两蹶名王,天下为之震动,满清科考的参与人数锐减,包括后来他们灭国朝鲜后的恩科也是人可罗雀,若非朝鲜人补了进来,再加上八旗士子参考,弄不好连那三百人都凑不齐了。

  江浙文风浓厚,士人的数量本就远超他地,满清丢了那里,占领区的举人数量本就是大比例降低。别人不提,今年是顺治十五年,历史上本年度的状元孙承恩就是苏州人士,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通过了文官训练班的考核,现在正在长沙府的湘潭县担任县丞,协助本地的知县,顺治十八年的状元镇江府溧阳县的马世俊料理本县事务。

  “洗心,你还有心思关心这个啊。这次回来向朝廷复命,特地约你出来,就是告诉你,你统领的那支新军,武器装备的补充已经被宁完我排到了最后,照着现在的速度,还是多指望下从泰西、澳门乃至江浙的走私吧。”


  (https://www.xxqianqian.com/11/11534/36893572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