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免费阅读小说 > 第99章 海外可是好地方

第99章 海外可是好地方


第99章  海外可是好地方

        朱由检找着内阁大臣进行商量,也只是商量而已,他可没有打算真让大臣们参与到这一件事情之中,这毕竟是他老朱家的事情,让大臣参与可不好。

        他只需要告诉内阁大臣有这一件事情,得到他们不反对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

        他自然得自己作了。

        在后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地摊史学界流传着朱由检废除东厂、锦衣卫的谣言,或者东厂、锦衣卫在崇祯时期不起作用,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朱由检即位之后的确将各地镇守太监撤回,但这不是什么朝里众正盈朝,谁都知道,崇祯撤回镇守太监是天启七年的十一月初五日,这时候哪来的什么众正盈朝,从内阁大学士到六部尚书,大多还是熹宗没死前的那套人,东厂甚至还是魏忠贤的死党王体乾所掌,田尔耕刚被罢免.

        朱由检罢免镇守内臣,宏观上符合皇权运作的逻辑,即撤回魏忠贤以及先帝所委派之人,这不仅仅限于在外之宦官,在内也是如此。

        事实上在崇祯时期厂卫依旧还存在,依旧还受着朱由检的控制,而这也是朱由检唯一能够动用的力量了。

        即位之初,因为宣大被寇,朱由检就派东厂旗尉往其地侦探。

        锦衣卫更是作为拿下魏忠贤的关键。

        在如今还只是崇祯二年初的如今,崇祯手下的这一份力量可丝毫不弱。

        书房之中。

        等待着众人退下。

        很快一道巍峨的男子的身影就是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陛下!”

        吴孟明见到朱由检,直接就是单膝下跪,进行了见礼。

        “不必多礼,这一次朕叫你过来,是有一件事让你去办!”

        朱由检挥了挥手。

        随即一名小太监就将一份奏本递给了吴孟明。

        “这是?”

        吴孟明有些疑惑,下意识的接过了奏本打开。

        而只是看了一眼,吴孟明瞳孔不由收缩了一下,目光瞬间看向了朱由检。

        “陛下!”

        下意识的开口,吴孟明神情带着震动的开口。

        “不要多问。”

        “按照这奏本之上的事情行事,朕需要三个月其上内容通传天下,可否做到。”

        朱由检平静的开口,没有解释,也没有说明,只是简单的话语。

        “诺!”

        吴孟明虽然震动,可这一刻却并没有丝毫迟疑,身影直接应声了下去。

        “下去,立即去办!”

        “不得有闪失!”

        朱由检挥了挥手,对于自己这一位锦衣卫指史的能力他还是很信任的。

        吴孟明则是躬身退了下去。

        “先生之法,不知是否真的有效!”

        轻语的声音开口,崇祯轻喃,哪怕是他也没有觉得把握,江晨的方法看起来极为完美,可藩王是什么样子,朱由检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初代藩王可能有胆,可两百年的时光诸位都养废了,真的会有胆量出去打天下?

        可他的确没有选择了。

        江晨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这是他唯一能够获得大量钱财的机会了。

        思绪流转,朱由检带着忐忑与期待之中开始等待了起来。

        而时间也在这缓慢之中缓缓流逝。

        <div  class="contentadv">        转眼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不知道何时一份消息犹如旋风般席卷了整个京城上下,并且开始在整个大明藩王比较多的地方出现。

        消息最开始只是一些谣传。

        内容也很简单。

        就是描绘海外之富裕。

        比如大明之丝绸,茶叶抵达海外那就是价比黄金。

        随后就是粮食,比如南洋的粮食多的几乎发臭了,而当地的百姓又不会种植,只需要将种子撒在地上,来年就能够亩产五六百斤,而且一年还三熟。

        名为美洲的新大陆之上,更是有着亩产千斤之粮食。

        紧接着又是,南洋之地的国家实力有多弱小,弗朗吉人,红夷番子往往几个人就可以在南洋,美洲灭国无数。

        甚至已经占据了不少国家,开始称王做主。

        消息最开始出来之时,也只是大家闲余饭后的谈资,哪怕是老百姓都没有什么人在意。

        毕竟这消息一看都是假的。

        什么亩产千斤的粮食,什么南洋一日三熟,怎么看都是假的。

        还丝绸,瓷器价比黄金,开什么玩笑。

        然而伴随着时间推移。

        情况却不一样了。

        因为这些内容好像并非是假的。

        因为每一条都好像可以验证。

        在如今大航海时代已经发展到巅峰的如今,想要验证可不是太大的神情。

        特别对于有心人来说就更加如此了。

        甚至那所谓的亩产千斤的粮食,在大明境内他们都找到了,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可好像真的可以亩产七八百斤以上。

        至于丝绸,瓷器价比黄金也许夸张了。

        可卖给弗朗吉人,红夷人,好像至少都是十倍以上的价值。

        而很显然弗朗吉人,红夷人不可能不赚钱,也许到达海外,真就价值连城了。

        这一下子让无数的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当然最坐不住的还是大臣们。

        特别东林党所在。

        东林党,最开始是东林讲学之际,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可到达后期,东林党,也许更应该称之为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

        而他们无疑是海贸利益的共同体。

        在消息传播的瞬间,他们就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味。

        作为利益集团,他们的初心此刻已经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就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至于其他,在利益的面前那都是可以直接抛弃的。

        忠诚,国家,品德,人格。

        没有什么不能抛弃的,若是有,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利益不够。

        而此刻,无疑就是被触动之时。


  (https://www.xxqianqian.com/3012/3012020/11629148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xqianqian.com